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3章 远方的消息

朝会上,沉默不语的叶繁看着一人论战群臣的长公主殿下,忽然很感谢在诏狱里更新经济学着作的苏东升。

以前没发现,大外甥是那么好的人啊!

献祭自己,召唤亲娘,叶繁连个渔翁都不是,纯纯地得利!

杨洁呈交的奏案并没有完全遵循叶繁原先地想法,例如废除科举,这实在太过极端,一下子绝了传统仕子的道路,必然会引起大乱,所以杨洁与叶繁商议过,选择退一步,实行两制并行。

国考要开,但是科举同样依旧。

毕竟确实不能让无数寒窗多年的仕子一下子绝望了啊,甚至,需要拥有一定学校学习经历才能参加的国考,只要是有秀才举人的身份,也同样证明了足够的学习经历,也是可以参加国考的!

然而,这已经退一步的方案照旧引起传统文官猛烈的抨击,与科举利益相关的礼部更是急得跳脚。

当年天工院人员自选的政策加上理工学院成立,被喻为工科科举时就让百官颇有微词,只是天工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自成一派,这才在承和帝的支持下立足了下来,这一次的国考,却是实打实地和科举一样抡才取士,坐的是正儿八经的州县官吏,朝廷命官。

而且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只是新政初行的权宜之计,国考每年都有,科举三年一回,从时间效率上就拥有绝对的优势。

唯一能说道说道的,就是考上秀才举人的土地免税政策,国考却是没有的……然而有什么卵用,随着工商业繁荣,铁道蒸汽火车奔驰上路,一个转型工商业主导的国家,农税是占比很低的。

靖朝的农田税赋已经越来越低,如今会把自家田地挂靠在当地秀才举人身上以享受免税优惠的农户不能说没有,只能说确实很少了。

毕竟挂靠在人家名下,就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免税了?都是人情世故,就算是挚友亲朋,总归也得表示表示的。

这一算,按照如今低廉的农业税,还不一定有直接缴税来得划算呢。

大家都不傻,杨首辅的奏表落实,科举制度的丧钟将正式敲响!这让很多人心头一慌,就像坚定的信仰忽然出现了碎裂。

当然,有人忧愁自然有人欢喜,事先收到消息,家中有子女就读于宝贤书院的,在持反对意见传统文官喧嚣后,为将来更长远的利益考虑,也许同为传统文官的官员们开始发声力挺。

然而,作为贵族学院,注定了就是少数群体,也不是每个宝贤书院的孩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